中国有上百个武术流派,为何不拍摄类似《拳霸》《突袭》系列的功夫片?

[综合] 时间:2024-05-04 13:01:08 来源:见笑大方网 作者:休闲 点击:100次

中国有上百个武术流派,为何不拍摄类似《拳霸》《突袭》系列的功夫片?

南亚的中国功夫片在逐渐崛起,还有《吉隆坡黑帮》的有上预告片看起来打得也很精彩



(可惜《杀破狼2》里面没有甄子丹了)

很多人对《拳霸》主演不太了解,小小简介一下。百个不拍霸突

托尼·贾(1976.02.05),武术为何泰国著名动作演员,流派列亚洲国际动作明星。摄类似拳是袭系继成龙、李连杰之后在国际上又一名声大噪的中国亚洲动作明星
最新参演影片《速度与激情7》

他能轻松地跳过高1.5米、宽2米的有上汽车
托尼贾能够连续完成两个360度单脚旋风踢
托尼能用扫腿踢断23厘米周长的木棍
托尼有一只重150多公斤的大沙袋。这只沙袋除了用来练习扫腿以外,百个不拍霸突主要就是武术为何为膝撞准备的。他常常能一记膝击将沙袋撞得摆动到65度角。流派列如果血肉之躯挨上这样一击,摄类似拳后果可想而知。袭系
他能用200公斤的中国重量练习深蹲,负重40公斤做仰卧起坐。他喜欢让人用拳头捶打自己腹部,炫耀他那磐石般的腹肌。他还让人用木棍全力抽打自己的双腿,显示他那强壮的腿部和惊人的抗击打能力。结果总是击打者累得气喘吁吁,而托尼却安然无恙。

下面是360度旋风踢


追加记者采访《突袭》系列的导演

AVC:哪个时期的功夫片是你最爱?

  GE: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港片,那是这种类型片的黄金时代。《警察故事》、《A计划》、《龙兄虎弟》、《黄飞鸿》… 这些都是伟大、伟大的功夫片。现在很多都变了。那时候用的都是练家子、真替身,然后到九十年代中变成明星吊威亚,结果我避开了好一阵。是托尼贾和《拳霸》把大家的目光又带回到功夫片。大家喜欢那片子的原因是真功夫艺术家在练真把式。但愿明星吊威亚的风气就这么开始退去。


  AVC:《拳霸》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那年反响惊人。

  GE:我很难想象坐在影院里头一回看这片的情景,肯定屌爆了。

(原来有这么酷爱功夫片的英国人)

甄子丹说过:『我们是懂功夫的电影人,而不是想拍电影的武师。』

想拍出好的功夫片,关键是能拍出好的电影。这和你懂多少门功夫没关系。《拳霸》也好,《突袭》也好,他们展现的功夫不在多而在精。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才不在乎你用的是什么功夫,他们就要看精彩的格斗场面。

而「精彩的格斗场面」这个小小的要求,其实就是「功夫电影」的精髓。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电影来说,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内地电影里因为审查因素而无法长时间地以打斗场景为故事主线,导致「功夫片」这个类型基本完蛋。

香港电影在审查环节稍好一点,但因为香港电影的人才断档,现在只剩甄子丹一人苦撑,功夫片作为一个类型也基本完蛋操了。他作为功夫明星,一直没能顺利完成转型,所以现在主要作品都集中在古装武侠(《冰封侠》)和民国功夫片(《叶问》系列、《武侠》)。但是现在的年轻观众明显对时装功夫片的需求量更大,可国内又无法量产,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东南亚功夫片上去了。

因为审查因素,因为内地市场的急功近利,「功夫片」这个类型的电影资源在很长时间内是高度集中的,结果导致了其他低成本功夫片根本没机会。像《街头之王》、《双截棍》等内地年轻导演拍摄的功夫片,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不过你要是看过估计会更难受。类似这样的功夫片,因为制作经验、团队能力、拍摄成本和制作条件的制约,虽然演员都蛮拼的(据说《双截棍》的医药费都快和制作费持平了,可能是为了宣传而夸大了),但最后效果还是惨不忍睹的。

简单地说,想拍出好的功夫片,不要指望忽然天上掉下一个牛逼的武指和牛逼的功夫片导演,他们都必须是在行业内经历过足够长时间的训练,对功夫、对电影都有自己独到的认知,才可能拍出来一部让大多数观众惊讶的功夫片。

但是按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现状,没有需求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那就什么都完了。

中国电影想要在功夫片类型上再次做出突破,就必须让市场自己产生需求。其实从大的类型来说,中国电影何时能在「动作片」和「警匪片」类型上做出突破,「功夫片」作为亚类型一定能迅速跟进做出突破的。只要中国电影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应用场景,怎么打的好看这种问题真的不用操心。

只要有了需求,以中国电影过去在功夫片和武侠片方面的经验,一定能在这个类型再次做出突破。但是——中国电影大部分问题最后都得回到这个「但是」上——「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中国有五百个武术门派又如何?观众想在电影里看的不是类似「中原武林风」那样的电视擂台赛,他们要看的是《杀破狼》的后巷生死格斗。这个问题不解决,嗯哼……

能拍出好的功夫片,不一定要有武术流派,只要有好的电影制作班子就行。

另外,《拳霸》之类的片子很好吗?

写在最前面,我上传的视频可能是因为码率太高还是别的原因,视频最开始会卡几秒钟,只有画面没有声音,但后面视频声音都是对上的!


前面先上个人意见:优秀的功夫片背后始终有着一个不甘于现状的群体和一个渴望发光的个体,附李小龙墓志铭镇楼

我们谈及功夫的时候总是有绕不出两个关键词,国家(民族)和功夫片,泰拳、日本相扑和空手道、巴西柔术、英美的拳击、韩国的跆拳道等等,而中国,你很难找到一个完全能代表中国的格斗术,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格斗术的词大概就是李小龙创造“Kungfu”。

格斗术的名气除了有完善的教学系统,盛大的赛事让世人得已认识,更为亲民有效的方法大概就功夫片。功夫片不仅是宣传格斗术的最佳方式,亦是小人物有大梦想的舞台。

《愤怒的公牛》、《铁拳男人》、《百万宝贝》无不是展示着拳手赛场内和赛场外的坚持和执着,面对命运的抗争。而永恒经典《洛奇》洛奇系列,更可以说是银幕内和银幕外的努力和成功。更厉害的就是有的人,本身就是一部传奇,比如知乎中最繁忙的男人——泰森,也是从贫民窟长大的。

影片中,影片外,史泰龙从底层抗争的形象完美的切合

像拳击、柔道、摔跤这些已经成为国际上重量级的体育赛事,即便不从功夫片的角度,仅仅从体育赛事的角度也既有看头,甚至在传播和认可角度讲,远超于一般门类的格斗技。

在表现单一格斗术上,我国的功夫片确有不及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上,流派多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即便是很少看功夫片的观众,也可以说出不下三种拳术,而常看功夫片的,估计努努力应该可以说上三十种,乍一看百家争鸣的样子。

天山武林大会必须上图

不管事实上的中国的各个流派的格斗术的发展是怎样的,但经过无数的小说、漫画、电影、电视剧的演绎,在我们大众的认知中,“天下武功出少林”或是“拳出少林,剑出武当”是很政治正确的话。

在商业化上,少林功夫在中国众多的武术流派上可以算的上成功的案例,大量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少林功夫的身影,同时,少林武僧也是少林寺的一张重要的名片,再加上众多的少林门徒和学院能够获得参加影视表演的机会,使得出现了一个很好的闭环。

也是少林出身的功夫宝强

太极拳的流派其实较多,但多有其舒缓的套路,非常适合养生和健身,加之太极拳的拳理其实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有着极大的牵连,被大众的接受度同样很高。至于太极拳的起源并非真的如小说中那样,是张三丰百岁所创,但鉴于双方的名气,大家心照不宣。

1993年11月18日在中国香港公映的《太极张三丰》就是讲太极拳的起源以及同少林寺的渊源,由袁和平执导,叶广俭编剧,李连杰、杨紫琼、钱小豪等联袂主演,是一部质量上乘,动作设计优秀的动作片。

但我给大家的片段并不是片中高潮中的打斗场面,而是张君宝(少年张三丰)和董天宝在少林寺中的生活,这段十多分钟的影片,可以说碾压碾压当今众多仙侠题材中关于修行生活片段的描写,你会发现影片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只能依赖高昂的服道化和电脑特技才可以表现。

太极张三丰中关于少生活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62679379329024

同样,电影中后端展现张三丰悟道修习太极拳的过程和表现武当功夫,影片也做了极为精彩的展现,很多表现形式都是后来太极拳或者内家拳功夫片的标配。当年袁和平和李连杰为此片可以得到很好的武术表现效果,曾一直等待李连杰在内家拳的修炼,可以说十年磨一剑确有奇效。

太极张三丰中领悟太极拳拳理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65136335708160

但中国的国术既不是少林功夫也不是武当功夫,只是中国功夫,因为中国的武术流派真的是太多了。少林功夫和功夫只是众多功夫流派中较为成功和外显的,实际上我们真的不知道中国传统武术究竟有多少种类,而现在黑传统武术的这么严重的情况就是,传统武术的盘子太大了,你永远不知道其中最差的有多差,一条鱼就搅一锅腥,实际上我们知道过江之鲫是用来形容数量众多,但你要清楚一点,小杂鱼要比单一的鲫鱼数量可多多了,谁能代表传统武术?

我们可以简答罗列一下中国四次非物质遗产中的拳术种类: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梅花拳

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桥摔跤、沙力搏尔式摔跤、峨眉武术、红拳、八卦掌、形意拳、鹰爪翻子拳、八极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查拳、螳螂拳、苌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满族二贵摔跤

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拦手门、通背缠拳、地术拳、佛汉拳、孙膑拳、肘捶、华佗五禽戏

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拳、戳脚、绵拳、精武武术、咏春拳、梁山武术、徐家拳、两仪拳、梅山武术

要知道,能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术,不提其战斗威力的强大与否,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传承有序,一定经历了若干代的传承才会得此称号,而那些已经中断传承和新出现的拳种呢,还有更多。

流派多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更多的同行是冤家,而作为表现战斗力的行为训练,不同流派之间的格斗术就显得血腥和缺乏理智。

徐克导演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就把这一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69646491885568

但这部片子中,除了表现功夫,更是对先进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蒸汽机等西方工业革命的代表意象,并不是一个中性的形象,而是表现的有破坏力,功夫的能力范围开始被大家探讨。除了片中黄飞鸿作为一个努力放眼看世界的人物,不仅努力的吸收和接纳新鲜事物,对拳脚功夫的认知也是极为透彻的,武力只是制止暴力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而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片中那句“拳脚小功夫,容人大丈夫”可算是肺腑之言。

除了门派之间的竞争,而作为功夫主体的人的表现和作用更为明显。在社会不稳定的年代,修习功夫,为强身健体的目的显然没有出人头地、以暴制暴的愿望更明确和强烈。电影《一代宗师》中,借叶问之口就说了这个问题:”无瓦遮头,舞龙舞狮,一概不教。
教功夫不是街头卖艺。所以无瓦遮头不教。舞狮抢炮,总会打架闹事。
更何况争强斗狠,无非为了一个红包,有失斯文。“这种对于武学上强的认识就像认知障,如果不能看透就只会沦为一个莽夫,而不会成为强者。

叶问关于授徒的要求https://www.zhihu.com/video/1218496104293052416

功夫,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一直是徐克导演想要与观众探寻的,在他的影片中,你会发现认知正确的重要意义,与反抗社会现实中功夫相比,正确的认识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所以,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就切实的表达了这个看法,当陆皓东看到白莲教的教徒在未成年的小姑娘的带领下,面对开着BGM的黄飞鸿和自己洋枪,依然视死如归的走向前后,迷茫的说出“往哪里走?中国要是都是这样人,走到哪里都一样,没得救了,中国没得救了”,未尝不是导演对当时香港、在国外中中国人遭遇的歧视待遇的诸多反思。

黄飞鸿与陆皓东对被蛊惑的民众https://www.zhihu.com/video/1218543855647232000

能打败恶魔的只有恶魔,影片嘲讽的当年的神功救国,中国功夫又何尝不是遇到同样的问题,中国功夫被推上神坛,又被打入尘埃,传武吹和传武黑都在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传武吹认为要有自信心,更过的力量涌入进来,中国功夫自然就会发扬光大;传武黑觉得只有打破中国武术的迷信,才会放眼看世界学习先进的搏击术,殊不知,这一切皆是因为对自己的传统武术认识不清,关键是传统守不住,革新又跟不上,中国功夫想发扬光大,只能像影片中说的那样,只能靠我们自己。

黄飞鸿借用真武大帝降神拆穿骗局https://www.zhihu.com/video/1218548873477668864

这一刻,你发现,一部功夫片,讲的却是功夫没有用,什么洪拳、谭腿、蔡李佛?重要的开启民智,再强健的体魄也不如清醒的认知,功夫再高也有极限,民族和国家的强大才是最强的依靠。

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说习武之人在个人成长中要经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黄飞鸿系列电影恰号正好对应了这三个阶段。从认知自己的拳脚的威力(《铁鸡斗蜈蚣》、《壮志凌云》),到见天地,知道功夫依然鞭长莫及(《男儿当自强》、《王者之风》),最后见众生,救众生,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狮王争霸》、《西域雄狮》)。

这就是流派再多,如果使用此前的功夫片手法,只是徒然的增加武术风格和套路,一个能打也没有,你可以将其上升到人生、国家、社会的高度,但在动作的攻击性和真实性上,依然乏力,不是仅仅不能满足硬核功夫片观众的这种问题,而是在影片的表现最终会越来越偏离现实。

套用回答格式,先问有没有,再讲为什么。

显然我国同样拍摄过大量这种写实的功夫片,即便是限定为传统武术的范围。

我国也曾贡献过很多优质的功夫电影,除了表现泰拳的《阿虎》、MMA的《激战》等非传统武术范畴的拳种外,自李小龙的影片后,就有一条极为清晰的武术发展线路——精武门系列,除了李小龙的开山之作外,成就最高的可以说就是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

导演陈嘉上在获得了李连杰、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等一票基本功扎实的动作明星后,十分诚恳的在影片中与观众讨论了关于技击认识。该片同当年的《精武门》一样,同样算得上功夫电影的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电影,它不是那种全靠对手陪衬的优秀,而是在动作片黄金年代时的一部先锋动作设计概念的影片。

在这部电影之前,功夫电影表现形式,刘家良的硬桥硬马,徐克导演行云流水,成龙的诙谐搞笑,或者是程小东的写意打斗,但总而言之,视觉效果是第一位的;而《精武英雄》则是做到更进一步,在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做到了动作真实有效。武术设计既合乎逻辑,也具备先进的技击理念,动作的设计不仅是为剧本和人物设计服务,更是将现实的武学理念和格斗技法运用其中,并在影片中以情节和对话推动对其探讨。

陈真在虹口道场讨说法的这场打斗,前半段的一人打多人非常经常,甚至压制了后半段使用霍家拳同芥川龙一的空手道比武,即便在处理打斗的时候仍有外围游荡,但是因为是较为空旷的武馆中,使用远镜头这种情况不可避免,但通过设计一招制敌的招式的突出,完全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陈真在虹口道场踢馆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89630660112384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如果你仔细看一下李连杰擦手指的动作,你会发现上面的手指是包扎的,应该是拍摄过程中可能被牙齿划伤了。

陈真与霍庭恩的比武,则突出了功夫的高低只有人能力的高低区别,与拳种无关。

陈真与霍庭恩的比武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89697047392256

陈真与船越文夫的切磋,则是全部影片的高光所在,不仅是陈真与船越文夫的较量,也是霍元甲与船越文夫在教育下一代上的比较,虽然在影片中,船越文夫坦言自己输给霍元甲了,但陈真在影片中的表现与日本留学经历也有极大的关系。陈真能够出国留学,也是出自霍元甲提议和要求,可以说,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并不是通过一踩一抬建立的,而是在这种武学上的切磋后惺惺相惜的情感上建立的,同样是爱国,同样是民族情感,但在立意与编剧上甩开此类题材几条大街。

陈真与船越文夫的比武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89749757415424

再说与藤田刚的比武。虽然藤田刚作为片中最终BOSS出现,但影片同样没有将其一味的黑化,而是从影片一开始就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作为线索和靶子,在侵略中国的思想下,人的行为和意识都发生了扭曲,个人的行为不再重要,国家意志执导一切。

霍庭恩、陈真与藤田冈的打斗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989807361880064

说到最后一段的武术动作设计,甄子丹早期动作片(实际上直到现在也存在,只不过没有没那么明显了)有一个备受诟病的地方,就是为了凸显他黑带6段的腿功,在动作设计上一直是反派被各种花样踢,尤其关键时刻通常是胸口迎大腿。但在这部电影中,也有类似的设计,但你不会觉得有刻意的感觉,这是因为前面的渲染,以及同样具备优秀的技击理念,藤田刚的空手道,虽然也有闪避,但在影片中格外的注重击打效果,通过身体坚硬部位的抗对方的打击,发挥身高体重优势,做到以轻伤换重伤的效果,这与前面陈真同师弟们讲到的,搏击,最先练习的就是抗击打相呼应。

可以说《精武英雄》的出现,为中国后来的功夫片指明一条康庄大道,但后期真正能得起真传的影片屈指可数。彼时恰逢中国功夫片的黄金年代,有大批的观众,也有大批的从业人士,只要拍就会有的人看,大家更加热衷于高速的出片,而不是突破和打磨,可算是利弊皆有。

你不革新,自然有人革新,2002年的《谍影重重》的出现,让看惯了香港动作片的观众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原来功夫片还可以这样演。特种兵出身的阿兰·费拉兹,将自己在部队中掌握的以色列马伽术运用到影片之中,功夫不仅是打的好看,而是切切实实的杀人技,影片中伯恩不再拘泥于什么招式,而是尽一切可能,使用器械,甚至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器具,再使用一击必杀去解除敌人的武装,动作干净利落,酣畅淋漓。

除了影片的成功,好莱坞更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动作片的养成机制。阿兰·费拉兹不仅负责影片动作的编排,还要对演员进行体能和格斗训练,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行为极大的增强了演员的表现能力,相比较我国现今绝大多数的功夫片,更依赖的武术指导的表现能力,以及后期特效的效果,影片质量不需观看就可知道。

《古墓丽影·起源》中的小罗拉正接受体能训练

在这之后,许多国家在拍摄动作片的时候,因为并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本钱可以吃,所以应用最新最成熟的工业化电影经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你看到了《拳霸》(泰国)、《绍特》(美国)、看到了《突袭》(印尼),看到了《飓风营救》(法国),以及新版的《007》(英国),还有很多人没看过的《柏林》(韩国)……

当然我国在此方面也做过尝试,甄子丹《杀破狼》、《盗火线》在动作设计上可以说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与题主说的影片有着类似的问题,那就影片的剧情设计还需要努力,动作虽好,但却不能为影片更好的服务,或者说优秀的动作设计却没有可以服务的内容,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出现这种问题比较明显的王宝强主演的《一个人的武林》,王宝强绝对是在动作明星中文戏最好的一个,或者说功夫片只是他的一个梦想,而他的演技在众多的类型片中都得到了认证,即便如此,王宝强塑造的武痴形象是成功的,但影片的故事情节也只能算是及格,面对这种无奈的境地,大概片中武痴的那句“功夫是杀人技”的台词,喊出了对于中国功夫片的革新愿望,也喊出了主人公和宝强面对现实的愤懑,毕竟,中国的功夫片已然进入了一个下行区间。

在南亚东南亚功夫崛起前,我们先要说一部discovery的纪录片《格斗全天下》,其中走访了十个国家,分别是中国、菲律宾、日本、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法国、韩国、巴西、以色列、美国和一个香港的特别篇,我之前说,功夫的高低更看个人,但一部这样的纪录片显然是认为十个国家的地方性功夫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的。

你可以看到菲律宾短棍和印尼的班卡苏拉都有其姓名,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熟知的泰拳没有上榜是因为影响力不行。要知道在泰国,泰拳是一种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全国性的商业和娱乐活动,泰拳商业赛吸引了全国所有的电视观众,并且每场比赛都有人下巨额赌注。

《阿虎》是一部泰拳题材电影

虽然相较于泰拳,菲律宾短棍、印尼的班卡苏拉,还有包括马来西亚地区的波悉拉特、甚至越武道,商业影响上可能没有那么热,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系统教学,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即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国外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你甚至有一种遍地都是武术的感觉。

随着我国人工成本升高,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开始逃离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安家,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在有资本有群众的情况下,再加上国家实力增强,民族意识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像功夫片这种既能激励国人,又能满足市场的存在,制片方不拍才奇怪,数量上来了,爆点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这些地区电影的审查制度相信也属于偏松的地区,可以给这些功夫片更大的发展空间,暴力血腥的镜头无疑会增强影片的真是观影体验,同样一刀下去,你拍的是人倒了下去,我拍的是人体分了两半,显然后者更有视觉冲击力,这不是审美问题,而是与现实的认知相一致的。


最后要提的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分级制度,这些影片即便过了审,公映时也必然是删了又删的,不用报太大希望,而且,好的功夫片动作只是为情节和人物服务的,抛开剧情讲动作设计无疑空中楼阁。

实际上我们近些年没有优秀的功夫片,与没有足够优秀的剧本也有直接关系,上世纪活跃的那些优秀的编剧已经老去,而新世纪的编辑水平不好评论,但投向功夫片的目光已经少之又少。

编剧就像一道菜的菜谱,才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否则再好的食材(演员),再好的厨子(导演),再好的摆盘(宣发),菜谱(编剧)本身是失败的,味道(影片质量)也不行。


再更新一下,有朋友在讨论中谈到这个真和假的问题,其实在动作设计中,击打后的效果是一个特别重要部分,这部分直接影响了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部分,这里想给大家分享一部影片《特殊身份》,这部电影应该是甄子丹在两部《叶问》成功后,然后《武侠》和《关云长》的动作设计却没有什么声音,然后进行的一种突破。

可以说这部电影,动作设计其实非常紧凑,真实而不失流畅,特别是因为背景设计是现代都市中的街头巷尾,所以在击打效果上,选择了还原真实。

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在搏击过程中,有很多在击打非要害后,龙套演员也可以爬起来反击,这无疑是一种很真实表达。除了甄子丹的戏份,景甜打斗这段给我的印象最深了。

我可以向灯发誓,我绝不是馋她的身子,是这段确实的打斗效果非常真实,你可以看到女警官受过训练,在反应速度和攻击精准度是超越这些打打杀杀的蛊惑仔,但由于女性在力道上不足,很难做到一击制敌,面对一个小喽啰都需要进入地面缠斗,这是非常符合真实情况的。

但这部《特殊身份》最终并没有获得影迷的认可,主要原因除了“开门迎景甜,景甜来了不差钱”后,超C身份会限制作品的创作空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动作设计和攻击效果的不协调。《特殊身份》中击打效果真实,但确弱于动作效果。

如果你在《蛊惑仔》系列电影中,看到这种效果,一棒子抡下去,打趴下,还能颤颤巍巍爬起来,绝对不会产生这种不适感,而在这部影片中由于甄子丹的缘故,你看到都是近乎专业的搏击动作,俨然全民UFC,但攻击效果却还是街头巷战,与观众的预期不符,会有一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感觉。

不过整个电影最终没有成功更多还是在故事、人物设计和选材上的问题,超C身份更多的影响导演,而更为核心的剧本失败,把锅直接扔个景甜并不合适;再者,2013年刚好是好莱坞影片对我们压制最严重的时期,科幻、奇幻、魔幻题材的电影肆虐整个票房,《特殊身份》最终连点汤都没喝到,但由此中断的追求真实攻击效果的尝试,确实可惜了点。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